2019年,首次獲批國家植物新品種權的三七新品種——苗鄉1號、苗鄉2號誕生。
2019年,首次獲批國家植物新品種權的三七新品種——苗鄉1號、苗鄉2號誕生,其中多糖、皂苷含量大幅提高,對推動藥材品質升級,提升三七單品藥、復方藥質量及效用有重要意義,消費者將來將會購買到更有效、更安全的三七產品。
品種證書封面
苗鄉1號植物新品種權證書
苗鄉2號植物新品種權證書
點擊視頻,了解更多
【功效神奇的南國神草】
三七,是以中國云南文山為主產地和原產地的名貴中藥材,素被譽為“南國神草”,在中國傳統醫藥典籍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其“能治一切血病”,而《中國醫藥大辭典》中也記載“三七功用補血,去瘀損,止血衄,能通能補,功效最良,是方藥中之最珍貴者”,足可見三七的珍貴與神奇。
現代研究表明,三七、人參、西洋參中,三七皂苷含量、有效藥用成分和活性物質含量最高,是當之無愧的“參中之王”。而現在,這株原產文山的神草正從文山走向中國,從中國走向世界,受到廣泛歡迎!
點擊視頻,了解更多
三七在心血管、腦血管、肝臟等疾病的治療中具有良好的療效。2015年云南省食藥監局將云南省三七飲片標準功能主治從“散瘀止血,消腫定痛”拓展到高血脂、高血壓、糖尿病血管病變等適應癥,令其不僅在“治”的領域頗受人們喜愛,更成為保健養生市場中的新寵兒。
【三七品種選育迫在眉睫】
苗鄉三七三七基地
早在幾百余年前,人們就把三七從森林里引出,開始進行人工種植,然而三七是一個高度雜合的群體,不同的三七個體成分含量高低不一、抗性強弱及產量差異大等問題突出,極大的影響三七質量穩定性。
“種源不穩定,每次生產的藥材品質就有可能不一致,如果不能保證三七的穩定性和一致性,將影響三七單品藥及復方藥的研發,進而影響到三七的使用效果。一致的種源才能保證產品的有效成分,保證它的品質”,陳士林工作站副研究員董林林說道。
陳士林工作站副研究員董林林博士
“破解之道是品種選育”,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表示。
在培育三七良種的過程中,陳所長的感悟是:“從野生到家種,規?;B續種植往往導致農作物抗逆性遞減,造成病蟲害肆虐。過度或不當使用農藥化肥,又會加快抗逆性衰退,形成惡性循環。種質創新、良種應用才是中藥產業持續發展的根基”。
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
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強調“通過科技有意識的去選品種、去培育,中醫藥是古老的,但是和現代科技一結合,就產生了新的中藥,這是傳統和現代的結合,這是一場革命”。
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(右一)、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(右二)在苗鄉三七董事長余育啟(右三)陪同下參觀苗鄉三七基地
【“苗鄉1號”、“苗鄉2號”誕生】
“對于一名農業科研工作者來講,品種選育歷來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,尤其是三七,在歷史上,根本就沒有人愿意做。因為三七種源非常雜,病蟲害多,死亡率高,繁育周期長。造成斷檔率非常高,成功率很低”,文山學院三七研究院院長陳中堅說道。
文山學院三七研究院院長陳中堅
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,苗鄉三七董事長余育啟的父親——余子畏先生便開始了培育三七良種的步伐。“有的三七地生病,活下來的就是抗病性強的,我就一株株收集起來”,“把它們的種子歸結到一起,試驗一下,能不能繁育出抗病的品種”,多年來,余子畏一直為此努力著,為三七品種選育工作,收集了一批優良的種源。
2001年,余子畏先生與文山學院三七研究院院長陳中堅相識,開啟了三七良種系統培育之旅。為了選育三七,身為科研人員的陳中堅隨身帶著一把小尺子,一個小本子,天天往三七地里跑,其中的枯燥可想而知,更艱難的是三七品種選育是一個順利十幾年,不順利一輩子都選不出來的長線工程。
為了完成三七品種選育,以魏富剛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員常年扎根在科研一線的大田里,日復一日的研究守望。
余子畏(左一)與陳中堅(左二)合照
2009年開始,苗鄉三七投資1.8億元建立三七科研平臺,并建設了大規模的人參屬物種種質資源圃,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,引進了云南農業大學楊生超、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陳士林等知名科研人員,這些科研人員的支持大大增強了品種選育的技術研究水平。
云南農業大學楊生超
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
歷經二十余年科研,終培育出苗鄉1號、苗鄉2號,這是首次獲批國家植物新品種權的三七新品種,它們的出現從源頭提高了三七品質及效用。
苗鄉1號、苗鄉2號揭幕
我們相信更好的種子將帶來更好的藥材,繼而延伸為更好的藥品,從而更好的為大眾健康護航。
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開化南路三七藥物產業園區
087163637737